税务总局:发放交通通讯补贴将计征个税
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
第九,电价的不确定.当前一家一户建设分布式供能,并网不上网,不发生电价问题。第四,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单位容量投资过大,令商业投资望而却步.由于分布式供能使用的设备,到现在为止没有适用的国产产品,所以上海已建项目基本靠进口。
按照我们要求,他们在一个礼拜就拿出24幅曲线图,有不同对象(宾馆、办公楼、商场)、不同季节、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白天高峰时段和夜晚低谷时段的一整套数据。我们按照上海高档楼宇的实际用能情况,向他们提出了减小建设规模、分期实施的具体方案,为他们所首肯。设备购置非中有 30%是属于进口的税赋,建议国家对此类设备进口免除税赋。这个规划要实施,前面要与天然气规划接口,后面要跟电网衔接,总体要跟城市发展规划相适应,必须把规划纳入到城市经济建设整体规划当中去。分布式供能一般一年节能几十吨标煤,比较小.但是,聚沙成塔.建议对分布式供能由第三方评估,确定它的节能量,实行节能专项奖励。
而传统的采暖通风设计以满足用户最大负荷需求为原则,按照最大负荷需求选取系统容量.以此原则设计分布式供能,很少有不失败的。目前设备价格年年看涨. 建议市政府加大补贴力度。目前华电集团不断加大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力度,在中石油管线途经的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天津、上海、南昌、沈阳、长春等)开展了一批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
据了解,美国现在有6000多座区域能源站,日本区域能源站总装机容量达920万千瓦,其中50%以天然气作为燃料,英国区域能源站总装机容量已有500万千瓦,荷兰有40%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丹麦分布式能源占其能源总量的一半。另外,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和沿海天然气进口,同步发展得比较快。目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能在上海、北京和广东等高负荷中心加速推广。华电试验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位于广州大学城二期,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是广州大学城配套建设项目,为广州大学城一期1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10所大学提供冷、热、电能三联供,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规划容量为4×78兆瓦。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于2009年10月实现双投,即两台机组全部实现投产。我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近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环境压力较大。
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司长张玉清介绍,去年我们国家的天然气产量850亿立方米,整个消费量包括进口量是900亿立方米,我们国家这几年天然气产量增长幅度比石油项目增长快了不少,每年以两位数增长。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介绍,北京南站分布式能源项目已启动多年,但因并网问题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北京奥运媒体村项目也同样因为并网问题而中止。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并拟建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与喧嚣浊重的大多数广州街头不同,广州大学城里,四处空气清新,碧水环绕。
全国很多企业也组织了技术人员着手进行分布式能源的开发。由于制度、政策等障碍,分布式能源在中国一直发展相对滞后。按照冯江华的说法,电的市场如果不放开,分布式能源发的电如果不能直供,三联供就只能限于自备项目,难形成区域规模,就会严重制约分布能源的经济性。谈及华电集团的分布式能源试验,霍广钊告诉《国企》,五年前,在各大发电集团纷纷投资新能源的时候,对比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的巨额投资,不太明朗的投资回报,华电集团看到了分布式能源分散、高效、清洁的独特优势,广州大学城项目又恰巧在全国招标,于是华电开始了试验,但是‘试验的过程可谓举步维艰,特别是在并网问题上。
因此,应该合理利用天然气,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该系统适用于能源消费量大且集中的地区,或对供电安全要求较高的单位。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煤燃烧发电的利用率是35%左右,用煤做燃料发电并供热的热电厂,能源利用率在45%左右。建智慧能源系统的必备条件就是要电力市场的开放。
专家建议,我们现在在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大部分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但分布式能源燃料多样化是趋势,可以采用像太阳能、秸秆、沼气、煤层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等可再生资源。据了解,目前我国工业用热的70%仍由分散的小锅炉供应,北方采暖地区中小城市冬季采暖也主要由小锅炉供热或直接燃烧煤炭取暖,能源利用效率低,对环境影响较严重。在北京的奥运媒体村、中关村[8.22 3.27%]软件园,以及在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环球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理工大学,在广州的广州大学城等等,我们都能看见分布式能源留下的足迹。根据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有2/3的发电量在传输过程中被损耗掉。一旦电力市场开放,并网问题顺利得以解决后,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将顺理成章。政策突围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五是分布式能源还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天然气发展刚刚起步、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甚少,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未见出台,因而分布式能源在过去10年间发展步伐十分缓慢,直正运行起来的项目并不多。
从这些信号可以预见,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已经开始提速。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主,结合太阳能发电、供热、生物质能发电供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相对独立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
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60%~80%。韩晓平认为,最近国家能源局对分布式能源未来十年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规划将有利于促进国内的规模推广。
因此,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荣获中国分布式能源十年标志性项目。这些项目相对而言经济效益好于民用项目,尽管目前这些项目尚处于营收平衡状态,但是今后的大规模开发将是大势所趋。霍广钊说:华电新能源公司在下一阶段将着力开展一批一线城市负荷中心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和二线省会城市的布点工作。华能集团日前在大连已经成立了综合性的能源服务公司开展分布式能源项目。
分布式能源作为21世纪科学用能的最佳方式蓬勃兴起,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应重点在能源负荷中心建设楼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建起了分布式能源示范点。分布式能源因为其独特的优势将在能源安全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布式能源是缓解我国严重缺电局面、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谈及滞后的原因,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原冰认为:一是资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但我们这个能源站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78%甚至更高。只有加大政策和相关财政税收支持力度,才能使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渐入佳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分布式能源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分布式能源在节约能源、实现能源利用的多样性,调节电力高峰、增强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优势明显,并能显著减少国家输配电投资。
【中国能源网讯】世博尚未结束,后世博效应已经初见端倪。还有30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大幕降落。
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能够同时产生冷、热、电能的能源供应方式,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所谓的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供电方式而言,目前主要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通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利用发电后的尾部烟气余热、汽轮机排汽余热生产高温热媒水,用于制备生活热水和空调冷冻水。
中新苏州工业园月亮湾项目面积110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3万冷吨,远大能源与中新公用首期投资2.4亿元,将以蒸汽为主要能源,采用远大非电空调,提供集中供热制冷的中央空调服务,在实现区域冷热电的同时,一次能源得到梯级利用。从建园之初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提倡低碳世博的理念,到建筑、交通各种节能环保技术竞相PK,再到承诺兑现碳平衡、碳中和,分布式能源这一节能新宠,势必将成为践行低碳世博理念,延伸节能环保的后世博效应的又一亮点。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